足迹
重生归来,改写乱世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章 名家俊秀,天下兴亡(第2页)

荀攸思虑良久道:“辅之可是认为太平道已有反心?”

太平道想要造反,这件事既令人骇然,却又没那么让人惊讶。

因为荀棐和荀攸不是第一个提出来太平道可能要造反的。

光和四年,也就是前年,时任司徒的杨赐就上书天子:“角诳曜百姓,遭赦不悔,稍益滋蔓……”

他让天子警惕张角和太平道,并且还提出了具L的针对方法,“诛其渠帅,可不劳而定”。

而后司徒掾刘陶复也上书灵帝,“角等阴谋益甚”云云,然而汉灵帝殊不在意。

这是因为汉灵帝昏庸吗?

有这部分的原因。

但实际上也是因为灵帝早就看过太平道的经书。

《太平经》曾被进献给汉顺帝,然而直到桓帝为止,天子们都对此书不感兴趣,黄老道才是他们的喜好。

直到灵帝,他方才表现出对《太平经》的兴趣,只因《太平经》中多是辅汉之言,并不是常人所想的代汉言论——太平道有很明显的从辅汉到代汉这一思想转变的过程。

天子喜爱《太平经》,于是上行下效,天下各地的官员都对张角的传道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否则在这个交通不便、信息不畅的时代,《太平经》的思想是不可能如此轻易的传遍天下的。

荀棐对荀攸的猜测表示肯定,“张角其人,招集奸党,称合逆乱,钱帛山积,富逾王公,刺客死士,为其致用,威倾邦君,势凌有司。

此时角不过蛰伏,待时而动,然以我观之,不出两年,黄巾必起大乱,届时天下倾覆,四海沸腾,士人暗怨,人心诡谲,天子惊惧之下必开党锢……”

说实话,荀棐对张角并没有特别的好感或恶感,也无意深究张角的言行。

他之所以在荀彧和荀攸面前如此评价张角,无非是出于成王败寇。

张角败的太快了,数月之间,数十万黄巾灰飞烟灭,鉴于此,张角只配成为一个“反派角色”。

而他,荀棐,注定只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,成为救世的主角。

.

.

注:

1、关于黄巾之乱时的颍川太守为何人,并没有确切记载,唯独《隶释》卷十《外黄令高彪碑》中提了一下,“君举将颍川太守南阳文府君征诣廷尉”,这里的“征诣廷尉”一般是指犯了罪过的官员被移交廷尉受审。再根据碑文中的“光和七季”一词可以猜测文太守应该是在黄巾起义中犯了弃城而逃的大罪,所以被论罪槛送洛阳。

2、关于(荀棐)遭受党锢影响是否还能被举为孝廉一事,史书上并无明确记载,但是根据出土的曹全碑可猜测一二,曹全碑上写着曹全“续遇禁罔,潜隐家巷七年”,可见他受党锢而累多年未让官。

然而在光和六年,他就“复举孝廉”,此时离黄巾起义还有一年,灵帝并没有解除党锢,但曹全仍然复举孝廉,可见党锢与否并不影响被举孝廉、茂才一事,或者说纵有影响,但不是完全禁止。